自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下简称“资金流信息平台”)上线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将资金流信息平台纳入《重庆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方案》,作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着力点,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金融动能。截至2025年7月末,全市银行机构累计查询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4.89万笔,依托平台数据赋能,为5292家企业授信419.07亿元,为3731家企业发放贷款183.43亿元。
“数据整合+全流程嵌入”加速银行数字化转型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扎实践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作风,积极开展资金流信息平台的推广应用工作,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全域主要银行接入“全覆盖”,推动各银行机构将资金流信息平台的数据资源深度嵌入全部授信网点、融入全部授信业务、融入全部授信企业和融入授信业务全流程。目前,辖区九成以上银行机构将资金流信息查询流程嵌入其信贷业务系统,覆盖从贷前审批到贷中、贷后各环节。指导银行机构深度挖掘资金流报告价值,聚焦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出特色信贷产品。
作为全国首批、西南唯一试点的地方性法人银行,重庆农商银行将资金流数据要素融入“信贷资金流分析平台”,构建“企业资金流数据增信”模型,上线纯信用贷款产品“流水贷”。自2025年3月以来,已累计为353家企业授信近3亿元。
“穿透式分析+动态化授信”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
科技型企业普遍“轻资产、重研发、缺抵押”,贷款难问题突出。为破解这一难题,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引导银行机构依托资金流信息平台,穿透分析企业资金流收支增长率等动态数据,对发展较好的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动态授信提额。截至2025年7月末,全市银行机构累计支持科技企业1143家、贷款57.47亿元,支持科技相关产业企业347家、贷款26.67亿元。
重庆市某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型科技企业,主要从事高精度镜片、镜头、仪器、球体等光学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由于缺乏抵押物,加上近年来营业收入下滑,该公司面临资金周转压力。华夏银行重庆分行依托资金流信息平台,通过穿透分析其交易对手分布、工资连续性、大额支出追踪等动态数据,精准识别其研发技术投入增加、客户关系稳固、销售市场可观等积极因素,及时为企业发放贷款1800万元,有力支持企业稳渡难关。
“绿色数据+金融赋能”支持低碳转型发展
经济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引导银行机构创新绿色金融授信评估模式,积极探索以动态资金流信用信息为核心的授信评估方法,实现绿色数据到金融活水的价值转化。截至2025年7月末,依托资金流信息平台,全市银行机构累计为205家绿色企业发放35.08亿元贷款。
重庆市某肥业有限公司长期专注于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西南地区唯一建成投产规模超5万吨快速连续发酵处理有机废弃物的企业。基于资金流信息平台提供的企业环保投入、清洁生产、碳减排交易等绿色数据,广发银行重庆分行创新授信模式,精准判断企业融资规模、负债水平及还款能力,及时为企业办理绿色贷款350万元。
“软信息”转“硬资产”改进普惠金融服务
聚焦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稳定性差、生命周期短等痛点,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指导银行机构将资金流信息平台的“软信息”创新转化为可评估的“硬资产”,提高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截至2025年7月末,全市银行机构累计为16063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75.81亿元。
“以前贷款,我们要跑多家银行打印流水,花费几天时间。现在通过平台,银行一键获取,真是又快又放心!”重庆市涪陵区非遗手工榨菜第五代传承人、某小型榨菜企业法人代表感叹道。之前,该企业授信额度仅50万元,资金周转压力较大。2025年7月,重庆农商银行涪陵分行通过查询资金流信息平台,快速厘清企业从订单流水到收支曲线的资金流水信息,认为上下游客户稳定、经营状况良好,大幅上调了授信额度,并快速发放200万元信用贷款。
“资金流+适老服务”提升养老金融供求适配性
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引导金融机构依托资金流信息平台,探索构建更加精准的适老化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养老金融供求适配性和养老产业发展的资金供给水平。
重庆市武隆区某公司近年来加快养老服务产业布局,但由于养老项目重资产投入大、运营周期长,资金供需矛盾突出。依托资金流信息平台,重庆三峡银行深度整合企业运营流水、政府补贴、会员缴费等多维度数据,向该公司授信2亿元,已到位贷款1.84亿元,用于某养老服务中心收购和养老设施升级改造。目前,该养老服务中心已发展为重庆市规模最大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之一。
盛达优配app-配资导航网-炒股杠杆实盘-配资公司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