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一句“夺回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不是为了阿富汗,而是因为中国”,让纽约联合国总部会场外的外交战场瞬间升温。就在9月25日第80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和伊朗四国外长紧急召开阿富汗问题非正式会议,随后发表的联合声明犹如一份措辞强硬的外交照会。
声明中那句“坚决反对那些对阿富汗当前局面负有责任的国家在阿富汗及本地区再建军事基地”,被舆论普遍视为对美国总统特朗普言论的直接回应。 四国用“对当前局面负有责任的国家”这个外交辞令,毫不掩饰地将矛头指向了美国。
这场突如其来的四国协调行动,选择在联合国这个多边舞台上演,绝非偶然。中国外交部阿富汗事务特使岳晓勇代表中方现场参会,而四国联合发声的分量,远超过任何单一国家的表态。 它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阿富汗邻国在如何对待阿富汗问题上,已经形成共同阵线。
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距离中国西部仅一小时航程,这个地理事实让特朗普的言论充满了地缘政治意味。 美国若重新军事重返阿富汗,将彻底改变地区安全格局。 四国联合声明相当于划下了一道红线,警告外部势力不要试图将阿富汗再次变为大国博弈的棋盘。
联合声明的内容远远超出对军事基地问题的回应。 四方支持阿富汗成为一个“独立、团结、和平的国家,远离恐怖主义、战争和毒品威胁”。 这些表述勾勒出四国对阿富汗未来的共同愿景——一个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保持中立地位的国家。
在具体行动上,四国承诺支持促进阿富汗经济增长的地区倡议,扩大经贸合作和地区互联互通,帮助阿富汗融入地区经济合作。 这意味着即便在国际社会仍对阿富汗塔利班政府存在争议的背景下,周边国家已开始务实推进与阿富汗的经济联系。
人道主义援助是另一个关键点。 四国强调持续向阿富汗人民提供人道援助的重要性,并呼吁国际社会进一步提供紧急援助。 更值得注意的是,四方明确主张“不要将向阿富汗人民提供人道援助同任何政治考量相挂钩”,这一立场显然针对那些将援助与政治条件挂钩的西方国家。
恐怖主义威胁是四国关注的焦点。 联合声明详细列举了盘踞在阿富汗的多个恐怖组织,包括“伊斯兰国呼罗珊省”、“基地”组织、“巴基斯坦塔利班”、“东伊运”等,指出这些组织对本地区乃至全球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这种点名道姓的做法,既表达了共同关切,也是对阿富汗塔利班政府的一种压力。
四方敦促阿富汗执政当局采取“更多可视、实质和可核举措”,履行反恐国际义务,瓦解、消灭境内所有恐怖组织。 这一要求反映了邻国对阿富汗恐怖势力外溢的深切担忧。
在联合国制裁问题上,四国指出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联合国安理会1988制裁委员会工作制度进行适当调整,以促进阿富汗和平稳定。 他们特别强调在针对塔利班人员的旅行禁令豁免请求上,“有必要避免政治化和双重标准”。 这一立场显示了四国在实践层面推动阿富汗与国际社会接轨的努力。
地缘政治格局正在悄然重塑。 四国联合声明的发表,标志着阿富汗周边国家在阿问题上的协调达到新高度。 与2024年9月的第三次四国外长会议相比,这次的联合声明内容更加具体,立场更为坚定。 连续两年在联大期间举行此类会议,表明这已形成机制化安排。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回应记者提问时表示,联合声明“充分体现了阿富汗邻国对阿富汗主权、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尊重,以及国际社会助阿稳阿的共同意志”。 这一表态将四国行动定位为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而非孤立行为。
四国的协调行动并非孤立事件。 2025年7月,联大通过关于阿富汗局势的决议时,中国、俄罗斯、印度、伊朗等12国投了弃权票。 当时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指出,决议草案“仍有一定改进空间,一些重要意见未能得到采纳和体现”。 这些外交动向表明,在阿富汗问题上,新兴力量与传统西方大国之间的分歧正在加深。
与西方国家对阿富汗塔利班政府强调施压不同,四国采取的是更为务实的态度。 他们既关注反恐和人权等国际社会关切的议题,也强调人道援助和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这种平衡策略反映了邻国与阿富汗千丝万缕的实际联系,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紧迫需求。
阿富汗地处亚洲十字路口,其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地区的安全与发展。四国联合声明背后,是地区国家防止阿富汗再次陷入冲突、避免大国竞争在此重演的集体努力。 在联合国大会这个全球外交的最高舞台上,四国用一致声音表达了地区国家的共同立场。
随着美国撤军后阿富汗进入新的不确定时期,周边国家的角色日益凸显。 四国联合声明不仅是对特定国家政策的回应,更是对阿富汗未来走向的一种集体宣示。 它表明,在阿富汗问题上,地区国家已准备好发挥更大作用,塑造符合地区利益的新秩序。
盛达优配app-配资导航网-炒股杠杆实盘-配资公司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