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通讯员赵阳、记者刘轶琳8月13日报道:“原以为要住院好几天,没想到术后第二天就能出院,复查结果特别理想。”45岁的张先生难掩欣喜。作为长期久坐、常吃外卖的IT从业者,他因肾绞痛反复发作就诊,检查发现输尿管上段有1公分结石,肾脏还有两颗8毫米结石。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嘉定院区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大伟团队仅用35分钟微创手术,就为他彻底解决了问题。
这一高效治疗的“幕后功臣”,是最新一代输尿管软镜智能控压FANS技术。与传统手术不同,该技术通过人体自然尿道置入可转向的软镜输送鞘,配合智能控压吸附系统,在钬激光粉碎结石的同时,同步将碎石颗粒吸出,真正实现“即碎即清、边碎边清”。
据悉,张先生的情况是典型的泌尿系结石病例。CT显示,他右侧输尿管上段有1.0厘米×0.8厘米结石,右侧肾脏中盏和下盏各有一颗8毫米结石,已引发右肾积水。王大伟介绍:“过去这类结石,通常采用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再用取石网篮反复套取,但部分碎屑难以清除,需患者术后自行排出。”
展开剩余53%而对张先生的手术中,团队借助FANS技术,在输尿管软镜引导下,钬激光粉碎结石后,创新的头端可弯输送鞘与负压吸附系统同步清石,35分钟内就完成了三处结石的粉碎与清除。术后6小时,张先生即可下床活动;次日复查CT显示结石完全清除,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这项技术的核心是突破了传统输尿管软镜手术的瓶颈。”王大伟解释,一方面,创新的头端可弯曲软镜鞘联合智能吸引系统,能在软镜引导下定向清除碎石,相比传统网篮取石,不仅速度更快,对体积小、网篮难抓取的粉末状结石也能高效清除,显著提高即刻结石清除率;另一方面,智能压力控制系统可将肾盂内压实时稳定在安全阈值以下,一旦接近临界值,会自动触发安全提醒,避免肾盂高压,大幅提升手术安全性,降低术中及术后感染风险。
目前,FANS技术已在临床成熟应用,患者平均住院仅1-2天。从微创创伤到快速恢复,从高效清石到安全保障,该技术正为泌尿系结石患者带来更优质的治疗体验。
泌尿系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近年来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形成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遗传及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等多种因素相关。夏季是高发期,如何预防?王大伟提示:一是调整饮食,减少高盐、高糖、高嘌呤、高脂肪食物摄入,控制草酸及钙元素含量高的食物;二是足量饮水,每日2000-3000ml,保持尿量>2000ml/天,通过排尿稀释尿液预防结石;三是适当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加快新陈代谢;四是避免熬夜,保持规律作息,防止过度劳累;五是定期做泌尿系超声检查,积极治疗尿道炎、膀胱炎等泌尿系统疾病,减少结石发生风险。
发布于:上海市盛达优配app-配资导航网-炒股杠杆实盘-配资公司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