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累计出台约3000次优化政策,房地产在“十四五”期间完成了一场深刻的格局重塑。
“十四五”期间,在周期波动、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等因素影响下,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场深度调整。
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全国各地累计出台房地产优化政策约3000次,从“房住不炒”到“止跌回稳”,政策基调发生了显著转变。
这些政策多管齐下降低购房成本和门槛,目前首套房贷利率已降至3.5% 的历史最低水平,首付比例也降至15%,仅北上深、海南部分城市和雄安新区还存在限购政策。
01 政策转向:从抑制投机到止跌回稳
2016年中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后,“房住不炒”持续出现在中央重大会议中,成为一段时期内房地产政策调整的基本原则。
展开剩余88%随着房地产市场销售规模的大幅下行,房企经营风险不断增加,住房交付风险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非常规经济主题会议,定调“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释放了明确的“稳地产”信号。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联手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报告,仅2025年二季度以来,就有包括4月25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6月13日的国常会以及8月18日的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等进一步强调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02 措施多元:全方位降低购房成本与门槛
“十四五”期间,各部委和地方政府供、需两端政策呈现出由收紧到放松的过程。
在金融信贷政策方面,对首套首付比例、房贷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等进行了调整,还进一步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建立存量房贷利率动态调整机制。
中指研究院统计显示,2022年以来,央行降低5年期以上LPR共8次、合计下调1.15个百分点至3.5%,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3次、合计下调0.65个百分点至2.65%。
商贷利率、公积金贷款利率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财税政策方面,给予购房者换房退个税优惠、降低契税税率,调整一线城市增值税征收条件等。
政策惠及的不仅仅是购房者,还有房地产企业。随着“金融16条”“三支箭”、项目融资“白名单”先后落地,房企合理融资需求得到支持。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最新披露的数据,目前全国“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金额已经超过7万亿元,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03 限购松绑:楼市回归供需主导
自2022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后,各地持续优化为防止房价过高、上涨过快而出台的房地产限制性政策,政策优化城市能级逐渐提升,优化力度也逐年加大。
报告显示,2022年,三四线城市限购政策全面放开,一二线城市购房门槛逐步松动。
2023年,南京、合肥等二线城市全面取消限购政策,另有多个二线城市放松限购。
而到了2024年7月,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允许有关城市取消或调减住房限购政策、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
一线城市全面降低限购政策的社保或个税年限要求,此后广州全面取消限购政策,北京、上海则分别是五环外、外环外不限制满足条件购房者的购买套数。
截至目前,仅北上深、海南部分城市和雄安新区存在限购政策。
04 成效显著:住房保障与市场规范并进
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十四五”期间,我国房地产市场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
住建部部长倪虹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全国累计销售新建商品住宅面积约50亿平方米。
在保交房工作方面,国家、省、市成立了三级工作专班,“一楼一策”推进分类处置。
截至目前,全国750多万套已售难交付的住房实现交付,有力维护了广大购房人合法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稳定商品房市场的同时,“十四五”期间,我国在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
据住建部披露,“十四五”期间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城市危旧房改造等安置住房1100多万套(间),惠及3000多万群众。
05 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惠及亿万人
“十四五”期间,我国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城市更新行动取得突破性进展。
全国累计改造老旧小区24万个,惠及居民1.1亿人,相当于每10个城市居民中就有1人直接受益。
在改造过程中,加装电梯12.9万部,新增停车位340万个,这些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显著提升了居住品质。
以上海为例,通过“拆改建”相结合的方式,部分老旧小区居住条件改善幅度达到40%以上。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表示,城市更新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部署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来,我们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出政策、明底线,推试点、抓项目,取得了明显成效。
06 建筑业转型: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十四五”期间,中国建筑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坚持“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大力发展智能建造、绿色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
建筑产业规模屡创新高,2024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了32.7万亿元,实现增加值9万亿元。
建筑业现代化程度大幅提升,“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深中通道、北京冬奥场馆等一批世界级重大工程,盾构机、架桥机、造楼机等一批大国重器,雅万铁路、卢塞尔体育场等一批“一带一路”标志性成果,也赢得了世界瞩目和赞誉。
建筑业智能化进程加速,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率从2021年的35%跃升至76%,全生命周期管理覆盖超4.2万个工程项目。
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比达38%,较“十三五”末增长22个百分点,绿色建材使用量突破12亿吨标准煤当量。
“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1.1亿人。加装电梯12.9万部,新增停车位340万个,这些“小切口”改善了“大民生”。
随着绝大多数城市限制性政策已放开,楼市将回归供需主导,市场分化或进一步加剧。
房地产行业将重点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从“高杠杆、高周转”模式转向精细化运营,推动行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发布于:江西省盛达优配app-配资导航网-炒股杠杆实盘-配资公司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