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不少人都想要知道,个人养老金账户已经开了大半年了,到底该买什么产品呢?
养老金产品的选择要先看清四类差异
毕竟每年能存1.2万,选对了几十年下来差的可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截至9月7日,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显示,市面上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已经有1136只,分储蓄、基金、保险、理财四类,光看数量就让人犯迷糊。
先说说大家最熟悉的储蓄产品,数量最多有466只,之前因为安全还能拿固定利息,不少人都把钱往这里放,去年底的时候缴存资金一半以上都流进了储蓄产品。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利率下降得厉害,据了解北京就有23家银行,不管是国有大行还是城商行。
五年期养老储蓄最高利率才2%,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能给到这个数,其他银行都跌到1开头了,国有大行甚至只有1.3%—1.6%。
要知道2023年的时候,这利率还能达到4%,短短一年多直接腰斩。
更有意思的是,有些银行还出现了利率倒挂,比如广发银行的三年期养老储蓄利率1.75%,比五年期的1.7%还高。
银行的人解释说,这是怕未来利率继续降,提前锁定成本。
不过对于我们来说,要是想稳稳当当拿利息,现在的储蓄产品吸引力确实不如以前了,银行客户经理都建议,能接受点波动的话,可以看看其他三类产品。
再看理财产品,数量最少只有37只,由6家理财公司发行,21家银行代销。
别看数量少,收益倒还不错,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的数据,截至2025年6月末,这些养老理财产品给投资者赚了超3.9亿。
平均年化收益率超3.4%,比上半年普通理财产品2.12%的平均收益高不少,有些产品近一年年化甚至能超过4%—5%。
这些理财大多是中低风险,37只里有25只风险等级是二级,12只是三级。
不过问题也挺明显,产品太少还容易撞款,邮储银行的研究员就说,现在养老理财同质化太严重,选择空间不够大。
要是喜欢稳健又想比储蓄收益高点,这类产品可以重点看看,但得耐住性子挑。
然后是基金产品,304只里藏着不少“潜力股”,今年A股行情不错,养老基金也跟着沾光。
基金年化13.65%但有坑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号,超过98%的养老基金成立以来都是正收益,超六成涨了10%以上,今年以来平均回报更是达到13.65%。
这里面表现最好的是被动指数型基金,平均回报超20%,增强指数型基金也有16%,就连偏稳健的混合型FOF基金都能有11%。
不过基金里门道多,不是所有都能买,比如沪深300指数赛道特别拥挤,光被动型基金就有12只,指数增强型基金10只,业绩差距能差出15个百分点,有些增强基金甚至跑输指数。
晨星的分析师给了个建议,选指数增强基金得看四点:投研团队稳不稳定、策略会不会跑偏、长期超额收益够不够、费率高不高。
还有费率方面,养老基金Y份额比普通份额便宜不少,主动管理的养老目标基金,管理费和托管费加起来才0.2%—0.6%,华夏和易方达有些保守型产品甚至低到0.2%。
但要注意,有些基金规模太小,303只里有60只规模不到1亿,11只还在5000万清盘线以下,买之前得看看规模,别踩了清盘的坑。
最后是保险产品,329只里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最受关注。
这类产品是“保底+浮动”收益,2024年的数据显示,27只产品的稳健账户收益率在2%—4.07%,进取账户2.5%—4.12%,七成以上结算利率能到3%。
养老金产品按年龄选择更靠谱
保险最大的优势是安全,除了银行储蓄,就只有保险能给保底收益,适合一点风险都不想担的人。
而且保险能锁定长期收益,有些养老年金险还能终身领取,这是其他三类产品比不了的。
不过保险也有缺点,流动性差,钱投进去要锁很久,产品条款也复杂,很多人看不懂。
保险业内的人也说,现在保险产品给的选择太少,到期后能不能转其他产品都没说清楚,后续还得改进。
总结下来,四类产品各有各的特点,储蓄安全但收益低,理财稳健收益中等,基金收益高但风险大,保险安全长期锁定但不灵活。
年轻的朋友可以多配点基金,博长期高收益,middle-aged朋友可以一半理财一半基金,平衡风险,快退休的朋友就选储蓄和保险,稳稳拿到手。
另外提醒大家,今年8月起个人养老金领取条件放宽了,除了之前的达到退休年龄、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定居,又加了三种情况,用钱的时候更方便。
我们不管选择哪种产品,关键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年龄、风险承受能力来定,毕竟养老可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只有选对产品才能让这笔钱真正帮上忙!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盛达优配app-配资导航网-炒股杠杆实盘-配资公司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