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组数据让我颇为感慨:2025年6月,全国重卡批发销量达9.79万辆,同比激增37.14%,环比增长10.25%。新能源重卡更是表现亮眼,上半年销量同比飙升1.86倍,渗透率突破26%。政策推动下,"以旧换新"补贴和基建投资回暖双轮驱动,整个行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重卡板块的表现非常有说头,2年前,那些重卡企业还觉得重卡由于特殊性,不会用新能源。但2年后谁也得说重卡用新能源优势很大。
说到底,科技变革面前,过去的经验都会变得不好用。但只要尊重市场,就能看法,那些重卡企业,在6月经营状况出来之前,实际表现就非常好了。等到新闻出来实际已经后知后觉。
展开剩余71%一、A股独特的"抢跑"文化
这让我想起一个业内常说的话:"买传闻,卖新闻"。国外市场是根据已知信息做交易判断,而我们的A股市场却有着独特的"抢跑"特性。机构投资者往往会提前布局,等到利好真正公布时,恰恰是他们准备兑现利润的时候。
记得2022年银行股行情启动前,市场上充斥着对银行业绩的质疑声。但通过我用了十多年的量化分析工具,当时就清晰地看到机构资金在持续流入。那些橙色柱状图显示的"机构库存"数据异常活跃,说明有大资金在默默布局。
回头看,银行股确实走出了一波令人惊叹的行情。而那些等待"确定性机会"的投资者,往往是在股价已经大幅上涨后才敢入场。对于投资者手头持有的股票,背后的机构是在积极参与还是消极躲避呢?
二、白酒行业的教训
与银行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白酒行业。从2023年10月开始,"机构库存"数据突然消失。尽管市场上不断有"抄底"的声音,但量化数据清楚地告诉我们:机构资金已经离场。
上图生动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在投资中,情绪和主观判断往往靠不住。我们需要的是客观、量化的数据支持。
PS1:
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是我用系统观察的「机构交易特征」数据叫做「机构库存」。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PS2:
「全景k线」数据是将:机构库存、空头回补、资金交点、强力回补、强力回吐等共计五个数据,用不同颜色映射到对应的K线中,态进行映射。样,观察市场,能够更直观、更全面、更系统。
三、如何避免成为"接盘侠"
回到开篇提到的重卡行业。面对这样的利好消息,普通投资者应该怎么做?显然注意4点,不做接盘侠是最起码的。
不要被表面新闻迷惑 学会观察资金流向 建立自己的量化分析体系 保持独立思考能力记住,在这个市场上,信息差就是利润差。谁能更快、更准确地把握资金动向,谁就能占据先机。
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投资不是比谁更聪明,而是比谁更理性。与其盲目跟风新闻热点,不如静下心来研究市场本质。
量化分析工具就像是一面照妖镜,能帮我们看清市场的真实面貌。当你在使用这些工具时,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市场上80%的所谓"机会",都是精心设计的陷阱。这点大家眼见为实,非常重要。
发布于:上海市盛达优配app-配资导航网-炒股杠杆实盘-配资公司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