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发大招,这次不是自己玩单打独斗,而是联合起了一整个“朋友圈”,试图一起围堵中国,这一幕看得网友们都要感叹一句“好家伙,局面直接上升到1打31!”不过你要说,这事儿真有这么简单吗?咱今天就来掰扯掰扯,背后到底有哪些猫腻,到底是谁在出招,谁在俯首称臣,谁又在悄悄搬小板凳吃瓜。
先说说特朗普,老爷子这波操作,说白了也是豁出去了。前脚口口声声承诺当总统以后,一天之内让俄乌战争“熄火”,结果后脚发现普京压根儿不吃那一套,拳头大的才是硬道理,对吧?和平没谈成,战火照旧燃烧,特朗普看着乌克兰局势不见好转,心态早已崩盘。他不讲武德地来了个新路数——你既然正面对抗碰壁,那就搞经济战,给对手使绊子。于是,G7和欧盟、墨西哥这些国家,纷纷被他一把拉到牌桌上,开始琢磨着怎么用加税这把利器,给中国、印度使点颜色看看。
听起来是不是像极了小时候班里某个小霸王拉帮结派,见谁不顺眼就让大家一起“不跟你玩”?有点意思,但也别急着下结论。美国财政部那边的官方说法是,中国和印度大规模买俄罗斯石油,等于是在变相支持普京,间接拉长了冲突的时间线。这逻辑,乍听之下也挺有道理。可细品发现,里面的算计和弯弯绕绕,才真让人头大。
G7那阵仗可不小,七个发达国家,算盘打得啪啪响。本来2022年人家就给俄罗斯石油订了个“价格上限”,意思是西方买可以,贵的咱不掏钱。但偏偏中印俩大户不甩这套政策,自家只认便宜货。印度这块“省钱能手”,硬生生把自己油罐车装了个满满当当。2024年,印度从俄罗斯买的石油占自己需求的足足四成!中国更是不用说,买得那叫一个气势如虹。便宜嘛,能用何必不用?正经做生意,哪有不讲价这回事。
当初特朗普上台喊着要“闪电结束”战争,甚至还特地跑到阿拉斯加和普京聊了一大圈。说是要一笑泯恩仇,结果普京这头“熊”一点面子没给——谈话没谈成,俄军倒是接着大规模空袭乌克兰,气势汹汹,半点不见松动。这下好了,老特一看原来的招数失效,索性一改套路,“要和谈?那就让你捉襟见肘!”直接开始琢磨怎么掐断俄罗斯卖石油、赚外汇的路子。
说起来,美帝这一手也不完全是单方面“愤怒”。背后有账要算。俄乌战事拖这么久,西方制裁搞了不少,但俄罗斯仰仗庞大的资源市场,石油卖得照样滋润。铁打的买家中印,油价低的时候一拥而上,生生让西方的一众经济学家头疼没完。你没法直接痛击买家,总不能去封港断路吧?于是只好绕道加税,炮口对着中国、印度,“你们不是买得欢,那就贵点!”
但问题在于,真让G7、欧盟、墨西哥这帮盟友全体上线,这件事就变得特别不好操作。欧盟内部就分歧巨大:法国、德国这些“工业大佬”紧盯着自家跟中国、印度的贸易订单,生怕大战一场,自家出口先出事。而且,法国德国还得象征性表态说,“咱们其实还是从俄罗斯那边进点液化天然气,好歹家里得烧!”讲真,这种拉帮结派的行为,和天台踢馆几乎如出一辙:表面风光、实际尴尬。
再说远点,日本、加拿大、意大利这些国家,更是怕对中国贸易受损。100%关税是什么概念?简直是把所有进口的大门一脚踹飞。一些国家嫌这“毒药剂量”过大,商量着要不降点,别一棒子打死,毕竟跟中国的经济牵扯太深了。你说这像不像朋友圈群里大家都拘谨着,谁也不想第一个冒头得罪人,偏偏又被群主点名表态,场面一度陷入迷茫。
说来,墨西哥也算是“不情不愿地跟着跳舞”。2026年,墨西哥本来雄心勃勃地要提高对中国产品的关税,钢材啊、玩具啊都要涨价,这下美国在背后再推一把,不干不行。美墨经贸那可是千丝万缕,老美想让它配合,加“保护性”关税,根本就是关公面前耍大刀。这位邻居,最终只能装着大义凛然地宣布对中国产品加征高额关税,背后却是忐忑无比。
在对中国下狠手前,美国自己的算盘也有点精。经济学者们分析得头头是道:特朗普需要讨好蓝领,美国本土就业市场焦头烂额,制造业日子难过,加点关税声势浩大,选民一看“老特真硬气”,好感度噌噌往上涨。再说回特朗普自己,老早就号称中国不公平贸易、制造业出走怪不得别人,把一口气都撒在“加税”上。印度也没少挨吆喝,这不,直接被点名“关税之王”,连买纺织品都得担心新一轮征税清单。
可这些算盘真的好使吗?别高兴得太早。欧盟那边官员可没跟着煽风点火,反而泼了点冷水——你要知道,现在欧洲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订单、市场都离不开中国,冒然加税就是自断财路。再说,真让全世界都跟着美国起舞,结果油价一飞冲天,企业和老百姓买单,谁都乐不出来。
俄罗斯那边倒是一副“早就料到”的态度。普京说得硬气,说西方制裁没用,大不了多和中国、印度做买卖。真要是高关税落地,油价飙上天,欧洲人别说保暖,连锅里的便宜牛排都得缩一缩。资本市场很快就感觉到了地震,担心贸易冲突升级,有不少美国企业赶紧集体上书国会,就是不想关税大战再来一轮。更别提特朗普那份加税命令还有法律风险,最高法院都开始琢磨:一个总统到底有多大权力任性加税?
你要说真那么一刀切,让中国独自顶着31国合围,结果会是什么?综合来看,这波操作一定程度上会让中俄印的经济纽带变得更紧密,“反美小圈子”呼之欲出。美元老大的地位都面临挑战,石油市场愈发混乱。美国要是一意孤行,全球供应链跟着遭殃,到头来全球经济谁都好不到哪去。有意思的是,印度很耿直地说,“该买俄罗斯石油照样买”;中国商务部更是直接警告墨西哥:别跟着起哄,小心到最后吃亏的是自己。
而欧盟内部,也有人觉得“加税”未必是那把万能钥匙。经济制裁有时反倒会双输,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特朗普团队继续拉帮结派、承诺提供“情报支持”,企图说服大家全程配合。但人心齐不齐?可别高估了朋友间的铁杆程度。谁愿意为了美国的“全球主宰梦”搭上自己的生意?再聪明的人也会多打个问号。
贸易局势一变再变,没有谁能保证下一步会落到谁头上。中国这边压力是有的,短时间内贸易额肯定受波动,但危机也许正好能倒逼自身去做能源多元化、抢占新市场。“韧性”这词在中国经济新闻里用滥了,可放到这种复杂的国际角力里,却正好对味。
说到底,特朗普这把大旗挥得再猛,也只能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全球经贸、能源板块牵一发动全身,没人敢拍着胸脯说自己不会被波及。美国想拉一个全球朋友圈对中国“下狠手”,但真正愿意置身火海的“朋友”,可能没多少。
你怎么看?关税大战是必然趋势,还是政治狂热的一时冲动?你站哪一边?来聊聊你的看法呗!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盛达优配app-配资导航网-炒股杠杆实盘-配资公司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